倒在沙漠里的16岁北京少年 是留学中介的问题吗?
8月9日媒体报道,北京一位16岁高一学生,去参加中国探险协会组织的“青少年腾格里沙漠探险项目”,7月29日在沙漠徒步中死亡。
这场悲剧,始于中探协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宣讲。
主办方到学校宣讲活动,学生参加是为出国留学加分
小李和小郑是北京某外国语学校出国部高一2班的同学。据小李介绍,小郑身高在170cm-175cm 之间,体重大约80公斤,比较怕热,平时喜欢剑道,也会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但并未参与过户外徒步等活动。
2021年6月,他们从中国探险协会在学校的宣讲会中知道了沙漠徒步活动,后来他们班有小郑和他在内的三个同学先后报了名。“这个会发证书,递交出国申请可以用到。” 小李坦言,他们多数人参加就是为出国留学加分,并不喜欢户外运动。
举办方的宣传文章介绍,目前青少年科考探险训练营开启了海洋、沙漠、高原、古迹四个不同领域的项目,其中就包括此次事故的项目——《激越黄沙:探秘腾格里青少年探险科考训练营》。
另外一份宣传资料显示,学员参加活动后可以获得众多好处,其中“升学帮助”提到了两点:推荐信,中探协导师/探险家将为完成项目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出具用于升学及实习的推荐信;升学文书素材积累,探险科考经历为留学申请文书积累亮点。
该项目活动时间为2021年7月25日至8月3日,活动费用为2.25万元,活动内容为徒步穿越沙漠,具体包括行走节奏建立、体能控制技巧、野外水源寻找等。
包括郑晓在内,学校共有8名学生参与这次沙漠探险。
出事前的空白4分钟
7月27日,队伍正式进入沙漠,队伍共配有2名领队、2名随队还有一名司机。每天白天,除了中午最热的时段,其余时间大家都在徒步,晚上就搭帐篷休息。
对于活动强度,一名学生说,“第一天还好,第二天觉得强度有些大了。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7月29日早上8点半,队伍从营地出发。中途,一名领队鞋子坏了暂时离开了队伍。其他人则继续正常行进。
上午10点,气温逐渐升高;11点多,小李用温度计测量,沙漠里的地表温度达到了53.3℃。“这时候距离地表1.5米以上的空气温度也已经达到了30℃。我开始感觉又热又累。”小李说。
小李说,休息了一会,小郑开始缓缓地爬坡,可是到坡顶后再次倒地,小郑让领队叫救护车,领队还是坚持要让他走完,就算叫救护车也只能达到营地再叫,小郑没办法就从坡顶滚了下去,试图接近营地。
到中午,郑晓的身体突然出现异常。大漠茫茫,等到下午2点救护车抵达时,他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中探协工作人员说,全队8个同学分为两组,4人一组。事发前,有一组学生已经到达营地。因为郑晓再次不愿意往前走,和郑晓同组的同学也离开他先行前往营地。
据小李回忆,小郑滚下沙坡后已经昏迷了,领队让其余同学先到营地吃饭休息。
一个教练一直在原地劝郑晓,期间通过跟他的交流,并测腋温判断他的身体状况没有问题。教练给郑晓喂了藿香正气丸,他并没吃。给他喂水,他也偏头不喝。
当时,第二个教练已经在来的路上,陪他的教练就离开他去了前面的营地。离开的时候,郑晓还靠着大背包坐着。
从第一个教练离开,到第二个教练看到郑晓时,中间只隔了4分钟。第二个教练从沙丘上下来的时候,看到郑晓扶额趴在沙上,将其翻过身来时,发现仍有呼吸,但郑晓已脸色发白,教练呼叫他姓名无应答。
该工作人员说,发现郑晓身体不适后,教练立即将其抬上车由司机开车送出沙漠。快开出沙漠时,用手机拨通了医院电话。最后,队伍车辆开出53公里后在高速路上和救护车会合。
然而这一切,为时已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海外学校确实比较关注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的表现,注重综合素养。站在大学的立场上来说,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也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学生想要“背景提升”是很正常的。
但熊丙奇认为,当下一些家长和学生在对待教育时,仍是唯功利论、唯名校论,“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机构围绕着留学包装和运作起来,这其实是在用功利化的态度来对待留学。以功利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都会造成内卷。”但实际上,教育的本质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应该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应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